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唐山時的重要講話: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,災害種類多,分布地域廣,發生頻率高,造成損失重,這是一個基本國情。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,我們不斷探索,確立了以防為主、防抗救相結合的工作方針,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得到全面提升。要總結經驗,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、責任意識,堅持以防為主、防抗救相結合,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,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,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,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,全面提升全社會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。防災減災救災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,事關社會和諧穩定,是衡量執政黨領導力、檢驗政府執行力、評判國家動員力、體現民族凝聚力的一個重要方面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,要著力從加強組織領導、健全體制、完善法律法規、推進重大防災減災工程建設、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和風險防范能力建設、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礎設施抗災能力、提高農村住房設防水平和抗災能力、加大災害管理培訓力度、建立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教育長效機制、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等方面進行努力。
- 紀念趙九章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[ 2011-07-01 ][ 07-01 ]
- 防震減災四十年,郵票展示研究所卓越貢獻[ 2011-07-01 ][ 07-01 ]
- 中國當代著名科學家——趙九章[ 2011-04-02 ][ 04-02 ]
- 中國地震事業的奠基人——李善邦[ 2011-04-02 ][ 04-02 ]
- 中國地磁科學的開創者——陳宗器[ 2011-04-02 ][ 04-02 ]
- “大地球物理學”的創導者和開拓人——趙九章[ 2011-04-02 ][ 04-02 ]
- 中國地球物理勘探的開創者——顧功敘[ 2011-04-02 ][ 04-02 ]
- 中國地磁科學的鋪路人——陳志強[ 2011-04-02 ][ 04-02 ]
- 中國地球物理勘探的先驅——秦馨菱[ 2011-04-02 ][ 04-02 ]
- 卓越的地球物理學家——傅承義[ 2011-04-02 ][ 04-02 ]
- 中國工程地震學的開創者——謝毓壽[ 2011-04-02 ][ 04-02 ]
- 中國地球深部構造研究的開拓人——曾融生[ 2011-04-02 ][ 04-02 ]
- 緬懷陳宗器先生[ 2011-04-02 ][ 04-02 ]
- 緬懷為地球物理學和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做出卓越貢獻的顧功敘先生[ 2011-04-02 ][ 04-02 ]
-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的創建人之一—卓越的地球物理學家傅承義先生[ 2011-04-02 ][ 04-02 ]
- 中國地球物理重要的學科奠基人李善邦先生[ 2011-04-02 ][ 04-02 ]